行走的杏林–杏服醫迪巴恩服務隊

    挺直的身軀宣告著活力與熱情,被汗水暈濕而成的幾抹深色,則是枝椏成長的銘證;陽光灑落在描畫胸前微笑的幾筆金黃葉片、與揚起的嘴角遙相輝映。無意間,這片行走的杏林已為世間默默溫暖多載。

  他們是中國醫藥大學杏服醫學服務隊,以社會服務拓展關懷,戮力協助不同群體,如部落長者、弱勢學童、慢飛天使……等,創造屬於他們的幸福。杏服醫下設有築光、迪巴恩、信望愛、家扶、道拉基等五大子計畫,各有不同的組織架構與目標對象,以使服務行動能更自如、更明確地開展,並得以深耕長期性的關懷陪伴──而非蜻蜓點水式的短暫觸碰。

  「出隊前,實在沒有想過和長輩之間的互動會如此之近、且如此直接!」迪巴恩在南投縣地利、雙龍部落耕耘多年,努力和用心的長流細水成功獲得了社區的信任,讓成員們能有機會實地走訪部落長輩們的家。透過直接觀察並體受爺爺奶奶們的需要,以期使服務能真正與生活產生共振,讓每一段銀光閃爍的平凡日常都洋溢著幸福與滿足。

 

當初為何想加入杏服醫?

    當初加入杏服醫的理由有以下三點:第一是因為它的多樣性:它有很多個計劃,五個計劃裡包含服務老人、小孩跟慢飛天使,服務對象十分多樣,是其他服務性社團難有的特性。第二是因為它的明確性:每個計劃服務的對象跟服務目標是皆是明確的,服務老人就該訴求多關心、多傾聽,服務小孩就應該有耐心、給予信心,服務慢飛天使則該緩以漸進,而我們相關的活動皆參照以上的特性來進行設計。第三則是因為特殊性:因為我有許多親戚是原住民,所以我了解在原鄉的老人們尤其在經濟、醫療級教育上面臨殊大之困境,所以在服務時,我會覺得是在服務與自己親近的長輩,特別有服務的概念及動力,是它的特殊性所在。

 

出隊時印象最深的事?

  印象最深的大概是一次午後,我儳扶著一個行動不便的婆婆下山,參加一場他們部落的運動會。那個婆婆年紀很大,八十幾歲了,兩腿因不常施力而肌肉萎縮。儘管如此,仍可從婆婆慷慨激昂的敘述中得知,年輕時的她,常和孩子們在學校裡的大操場賽跑、打鬧,也曾在孩子們的運動會上為他們加油、吶喊。光陰如梭,分秒織就遙憶。當孩子們離她而去,前往遙遠的都市闖蕩,婆婆也常在思念孩子之時,去往那承載著笑聲與汗水的回憶之地,細品不曾因歲月而飄散的一切。曾幾何時,歲月弄人,下山前往操場的這趟救贖之旅竟在她腿腳失利後,變成了一種奢望。

  傾聽了婆婆的心聲後,我們決定要盡一切全力帶婆婆下山。而在我們告知婆婆我們服務隊員們要帶她去那個操場時,婆婆竟然出乎意料地拒絕了。婆婆說她其實沒那麼想去,後來還說她一定走不到的。我們一開始其實無法理解,畢竟有我們的協助,她沒理由到不了,更何況我們也清楚婆婆是真的想去。但經細想其中人情曲折,又似乎可以解釋⸺也許這就像「近鄉情更怯」的情懷吧!還未能適應那日思夜想的,終於可能成真。於是在我們循序漸進的引導下,婆婆終於同意讓我牽起她的手,一步步地走往下山的小徑。婆婆滿是皺褶的雙手,雖粗礫卻又溫暖;婆婆的步伐雖蹣跚,卻是從一開始的猶疑到後來愈漸的堅定。扶著阿婆的肩膀,我可以清楚地透過婆婆的顫慄,感受到溢於言表的激動⸺不只是婆婆的,亦是我的。因為此時的我感受到這不只是一次的服務,更是要完成一種神聖的使命。

  是的,可以幫助婆婆再次回到那咫尺天涯的夢迴之境,曬著曾經溫暖過一家子的朝陽,著實令人振奮且滿足。但令我更驕傲的是,婆婆能夠因為我們而願意突破心魔,再給自己一次機會,走向心之所屬。看著操場上一個個奔馳的身影,聽著身邊一疊疊的歡呼聲,我突然在手心感受到異樣的溫度。我驀地回神,看見婆婆不知何時牽起我的手。⸢年輕人,我今天真的很高興!⸥

 

出隊時遇到的困難?

  於我而言有兩個部分:溝通及心態。溝通的部分是最直接且迫切的,一方面是就語言本身,在遇到無法理解我們言談的長輩時,往往會有雞同鴨講的窘況。尤其是談論到中藥材時,一些專有名詞不只我們不熟,長輩本身可能也聽不懂,故在溝通時造成莫大困擾;另一方面是就話題而論,因文化、時空背景的不同,導致服務隊員較難掌握之間話題的契合度,而有「我想講,他不想聽」,抑或是「他想講,但我聽不懂」的情形。

  提到在心態上的困擾,是由於一個憂鬱的阿伯。阿伯平時無人陪伴,在枯燥又孤獨的歲月裡,阿伯本就不甚開朗的個性變得越來越低落。印象深刻的是那次,我被分配到與阿伯談心的任務。我遍搜枯腸地找話題,換來的零落的幾句也大多是「那都是假的啦,人生哪那麼好過」、「我就是過得很爛阿,不然能怎麼辦」等等的負面回應。其實當下我聽到這些話時,我是真的感同身受的難過,傷心於阿伯的困頓,更嗟嘆於阿伯的心死。後來聽到更多阿伯的悲慘境遇後,有那麼幾個瞬間我感覺自己也被淹沒在無邊無止的絕望中。

  經過這次的插曲,我意識到自己在心態上的不足。能感同身受固然有助於與長者交流,但過度的深陷反而會對服務造成阻礙,甚至對自己產生傷害。所以在服務過後,溝通及心態方面所遇的困難,都成為我更精進自身的磨刀石!

 

加入服務隊帶給你的成長

  對我而言最顯著的是更有耐心及同理心的培養!因為我們是服務者,所以在面對長輩提到一些我們並不認同或是不斷重複話語時,都要盡量將內心的不耐隱藏起來,用耐心去換得長輩們的真心傾吐。與其一味的壓抑,我亦漸漸能透過同理心、換位思考的方式來理解以及包容他們。而耐心與同理心不僅僅能應用於服務,於平時的待人處事也同樣是至關重要的。畢竟我們著生於一個多元的社會,擁有耐心及同理心的人才能真正的與人交流,來為眾人創造多贏的局面!

 

  這次有幸能與杏服醫迪巴恩服務隊的同學們,進行如此深度的採訪及交流。而在對答過程中,同學們所展現的自信及熱情,更是我始料未及的。相信他們那些曾在服務中流下的汗水及淚水,將成為絢爛雲彩,在行走間的某個剎那落下,滋養那永恆的杏林!

 

受訪者/中國醫藥大學杏服醫學服務隊—迪巴恩團隊

文/莊蘋(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系)

Chinese, Traditional (繁體中文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