泰緬十日—感受邊境迷人的脈動

「薩瓦底咖!」「鳴哥拉巴!」「歐木邱布! 」

我們這次志工團出隊的地點是位於泰緬邊境的美索,因為特殊的地理位置,當地充滿多元文化交織的色彩,我們也學習了幾句泰語、緬語和克倫族語的招呼語和手勢,希望能更貼近這片土地。這是我第一次到泰國,也是第一次體驗邊境的生活。很幸運這次有在當地服務多年的NGO—「邊境行動」,與我們同行;由創辦人賴樹盛–Sam哥的溫柔視角,陪我們感受邊城的獨特魅力。很感謝帶隊的雅婷老師在一開始就提醒我們,不要有預設立場,敞開心胸,帶著開放、彈性、對等的態度去接觸所有的相遇。讓我雖在這樣短短的旅程,時刻收穫了滿滿的感觸。

我們到每一間小學拜訪,小朋友總是用圓圓亮亮的眼睛,靦腆地微笑迎接我們。我印象很深刻,就連我們到蘭花小學時,臨時被安排上台跳了很拙、很尷尬的舞蹈後,小朋友仍然很開心地圍繞著我們跳舞,要離開時還跑過來一一給我們擁抱。我當時感到有點困惑(要是有大哥哥大姊姊來我的學校表演得很爛,也只來一、兩個小時,我大概不會對他們有興趣。)後來Sam哥解答了我的疑惑,他說這些邊境小學幾乎都不會有外人來,「不用說外國人了,連泰國人自己都不會來。」Sam哥停頓了一下,接著說:「很簡單啊,你可以想想看,你會去關心台灣外籍移工子女的學校嗎?」是啊,先不論台灣有沒有外籍移工子女學校,我們確實常常忽視這些撐起台灣許多重要建設、照護產業的外籍朋友,明明都是身在同一片土地上,卻像是在生活不同世界的陌生人。

過幾天,我們去看了界河。因為台灣是個海島國家,與鄰國有清楚邊界的概念對我們來說是很陌生的;結果原來界河只是一條看起來好普通的河,淺淺窄窄,除了一旁的流刺網之外,跟我們平常看到的河,感覺不出來有什麼差別,但這樣普通平凡的河,卻硬生生地將命運殘忍地分隔開來。後來Sam哥指給我們看對岸的賭場和一旁的船隻,他說有很多有錢的泰國人會特地到這邊,搭船到對面的賭場和outlet玩樂。這個衝突的畫面,對我來說很衝擊,一邊的人躲避戰亂暴政,為了生存冒險渡河過來,另一邊的人卻摩拳擦掌、興致勃勃地想過去遊玩。我才意識到,命運上不平等的分界其實是無形的;而為什麼是他們?為什麼是我們?我們又能為他們做什麼呢?

我們隨隊的緬語翻譯老師—W老師,也同樣具有難民身份。「我之前在這邊工作過兩年,」在逛邊境市集時, W老師指著前方的木雕攤位跟我說,「我的工作就是負責刻這些」。我們靜靜地在攤位前站了一會,「剛來這邊的那兩年嗎?」「是啊。」W老師的語氣像是在說昨天吃了什麼早餐一樣的平靜。看著那邊一片片密密麻麻,刻有半立體圖騰、精緻典雅的鏤空窗花,我彷彿能預見這些古樸的裝飾品出現在有錢人家牆上的畫面,卻很難想像那時W老師迫於無奈離開家鄉,在陌生的土地上刻苦謀生的心情與感受。

W老師是我們全團成員最欽佩的人,無論問他什麼問題,他總能侃侃而談,跟我們分享社會、經濟、歷史等等各個面向的見解,而且最讓我們震驚的是他的英語是近幾年到泰國才自學的!講得比我們幾個受過多年正式教育的大學生還流利,非常佩服。後來老師邀請我們到家中作客,我們被老師家的驚人藏書量給震驚(好幾個書櫃都裝不下,還擺滿樓梯間!)老師在書櫃前一本本跟我們介紹他的愛書,看著他炯炯有神地一一細數著每一本書的特色和他選購的原因,我忍不住思考著,如果老師不是生在這樣的亂世,想必會有很不一樣的成就吧。

第六天我們去梅道診所參觀。梅道診所是辛西雅醫師(Dr. Cynthia Maung)在1989年所成立的醫療機構。就我而言,它簡直是一個奇蹟的存在,三十多年來,這個免費救治難民的場所,從一個簡陋的小茅草屋變成如今設有門診、內科、外科、婦產科、牙科、藥局、病房、傳染病篩檢、器械消毒室、手術室、物理治療室等等的中型醫院,簡直不可思議!甚至還有針灸治療呢! 雖然醫院總是給人充滿疾病、病毒、晦氣的形象,但是在梅道診所,我看到的是辛西雅醫師的毅力與溫柔;看到的是為難民的醫療資源想盡各種辦法的熱血NGO們;看到的是選擇留在這邊服務和傳遞經驗的世界各地志工;看到的是各界的善意和難民們攜手一起打造的有規模、有秩序、充滿希望與力量的避風港。這樣人與人之間互助合作的精神相當令我感動。

戰爭、貧窮、種族、健康、醫療、水資源、營養,很多很多邊境的議題牽涉到的層面都很複雜,我們在尋思解決方法的過程時常感到沉重與無力。邊境的環境並不美好,但人們的相互扶持、各界的真情凝聚、居民們的堅毅勇敢,讓我願意相信世界在往更好的方向前進。

說到這裡,我又想起了W老師。他跟我說,他家裡的所有傢俱都是從邊境附近的二手雜貨店買的,「價格比較便宜,」他補充解釋,「這樣我們要回(緬甸)去的時候比較不心疼。」原先期待下次再訪邊境時能再來拜訪老師,但現在更希望老師能早日平安回家鄉和家人團圓。希望這些等待不會太長,真心祝福邊境漂流的人們都能夠擁有自己想要的生活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文/廖玟雯(學士後中醫學系)

Chinese, Traditional (繁體中文)